一、卤水和酱菜的区别
1、做南方卤菜时,通常是先把原料放人事先调好的卤水锅里,然后慢慢地浸卤至熟。由于调制卤水时加了酱油、糖色等上色调料,所以卤出来的成品色泽多以酱红色为主。而调制出来的白卤水,里边就不会添加这些上色料,成品则是以原料的本色为主。
2、而北方酱菜的做法,也是把原料放入加了酱汤的锅里,然后开火慢慢地酱卤至熟。因为酱汤是用黄豆酱(或面酱)、酱油等原料熬制成的,所以酱制出来的成品外观色泽多出酱红色为主。这么看来,南卤和北酱在“容貌”上相同。
3、无论是“南卤”,还是“北酱”,调味时都少不了要加入角、桂皮、香叶、豆蔻、大葱、生姜等香料,这就使得卤菜和酱菜在味道上基本相似,都带着香料味儿。
4、卤水的特点是越用越香,如果是连续卤了十几年的话,那肯定会被厨师视作宝贝了。可是北方人做酱菜时,却很少有用到陈年酱汁的,因为酱汤从来都是现用现调,但因为在调制过程中加入了北方的黄豆酱,所以酱出来的成品味道也并非淡而无味。
5、酱菜之所以少用陈年酱汁,是国为北方人在酱菜的过程中,并不像南方人做卤菜时那样会用到大量的卤水,他们通常都是用较少的酱汁去酱制,等到把原料酱制熟以后,先前浓稠的酱汁也就全都均匀地裹在了原料的表面,锅里的汁水也几乎没有人。这便是酱菜卤菜做法的第一个不同点。
6、通常,南方的卤菜都是热卤凉吃,而北方地区酱菜的吃法既有些相同于卤菜,又有些不同,比如吃酱牛肉而言。先把刚酱熟的牛肉取出来晾晾,切成片后再装盘上桌(可以浇上晾晾的酱汁)。冷吃酱牛肉,可以保持牛肉筋韧的口感;而热吃的话,就达不到这种效果。另外像酱鸡、酱鸭、酱骨头这样一些菜肴,一般都得趁热吃,即使放了一天后,那也可以回锅加酱汁加热食用。
二、卤水颜色怎么来的
1、红卤,是指在制作卤汤的时候加入一些炒过的糖(炒好后的糖呈红色)或酱油,因而卤制出来的食品是红色的。红卤是卤菜的一种,是将初步加工和焯水处理后的原料放在配好的卤汁中煮制而成的菜肴。
2、配方:大料75克,桂皮100克,甘草100克,草果25克,丁香25克,沙姜粉25克,陈皮25克,罗汉果1个,姜块(拍松)100克,葱段100克,浅色酱油5000克,绍酒2500克,冰糖2100克,红曲红水50克,花生油25克。
3、①将香料用白色纱布包扎好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卤锅置旺火上,加入花生油烧热,加入姜块、葱段炸透,去掉姜块、葱段,加入清水4000克烧沸。
4、②将香料投入沸水锅中,加入冰糖、浅色酱油、绍酒、红曲米水,沸煮30分钟,清除卤水表面的泡沫及杂质即成。
5、制作关键:卤水的盛器要清洁。不卤浸食品时要冷却后加盖,防止生水混入;天热时,卤水浸完食品要烧沸,以防变质。香料留在卤水中不必捞起,一般在第四天换1次。
三、纯正的卤水是什么颜色
1、卤水的颜色和北方的熏酱菜的颜色差不多,金红色为主,有的是枣红色。
2、卤水一定要加鹅油作为封油,可以降低香料等水溶物质的香气的挥发程度,并且要使用两种香料包,一种是干的香料包(八角、花椒、甘草、白豆蔻、香菜籽、肉豆蔻、南姜、香茅、香叶、陈皮等),另一种是湿料包,也称为料头包(红葱头、蒜头、绿豆、香菜头)。
四、卤菜红色是添加了什么
卤肉不全是红色,还有黄色、白色等,卤肉的红色是因为加了红曲粉。红曲是曲霉科真菌紫红曲霉,又称红曲霉,天然红曲霉是用红曲霉在大米中培养发酵而成。卤肉又称卤菜,是将初步加工和焯水后的原料放入配制的卤汁中烹制而成。一般可分为红卤、黄卤、白卤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