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叫花鸡的由来和传说(杭州叫花鸡是当地小吃么)

一、杭州的叫花鸡是怎样的特色

1、在浙江杭州,这里的这种鸡的味道还是相对比较突出的,总体吃起来的口感非常嫩滑。特点:鸡身白净,肉酥离骨,食不嵌齿。飘香四溢,感受着这浙江风情的不一样美味。同时也感受着这浙江不一样美食的情怀。制作方法

2、新母鸡1只(约1500克),鲜虾仁50克,火腿丁20克,香菇丁25克,猪腿肉75克,葱25克,姜20克,绍酒80克,川冬菜30克,白糖45克,酱油80克,味精1克,盐2克,熟猪油25克,猪网油60克,鲜荷叶2张,花椒盐10克,辣酱油15克。

3、(一)将鸡宰杀、退毛,在鸡左腋下开口,取出内脏,洗净晾干,拍断鸡脚、翅膀、腿骨、颈骨,用绍酒50克、酱油50克、葱末和姜汁各少许腌20分钟。另将鸡肫、肝切成片,葱、川冬菜、猪肉切成丝,加酱油、绍酒、白糖、味精炒熟收干卤汁后,塞入鸡肚内。再将葱末拌以少许熟猪油,搽遍鸡身。然后用猪网油将鸡包好,再用荷叶包好,用小绳扎紧。

4、(二)将封酒甏的泥敲碎加精盐、黄酒和水拌成厚糊,平摊在湿布上,把包扎好的鸡放在泥中间,再将湿布拎起,使泥牢固贴在鸡上,然后换用废报纸包没,并在泥面上戳二三个小孔。将泥团鸡(腹部朝上)放入烘箱,先用旺火烘烤40分钟取出,用湿泥将小孔涂没,再入烘箱烘烤30分钟后,改用文火煨烤80分钟(必须每隔20分钟翻一次身)至熟。食时敲开泥巴,除去小绳和荷叶装盆,连同花椒盐、辣酱油一起上席。

5、上述的这个做法看上去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其实吃起来相对还是非常香的,就算是再辛苦做出来的吗,这顿时也是值得了,只要是口感和营养丰富的话其实吃吃还是挺好的。

二、叫花鸡的由来是什么故事

1、为什么最初会被叫做叫化鸡呢?常熟叫化鸡是江苏常熟的地方传统佳肴,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脍炙人口,其色泽枣红明亮,芳香扑鼻,被载入《中国名菜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饮食文化的历史。

2、“叫花鸡”原出于江苏常热,是一些穷苦难民(或叫要饭的)偷来的鸡,用泥巴把鸡包起来,架火烧泥巴,泥烧热了鸡也就熟了,这是一道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菜。

3、第一种说法: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巡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个叫花子看他可怜,便把自己认为美食的“叫花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自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吃毕。便问其名,叫花头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花鸡”,就胡吹这鸡叫“富贵鸡”乾隆对这鸡赞不绝口。叫花子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花鸡”也因为皇上的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流行至今,也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

4、第二种说法:传说一位“叫花子”得了只鸡,没处烹饪,他就把鸡杀了,也不洗,也不褪毛,只用拾来的荷叶包了,外面涂上泥,塞进火螗里胡乱地烧起来。烧得差不多了,他就拿出来,砸掉泥吃起来,竟分外的鲜美,“叫花鸡”从此出名。

三、叫花鸡的由来

1、叫花鸡,是江南名吃,历史悠久,是把加工好的鸡用泥土和荷叶包裹起好,用烘烤的方法制作出来的一道特色菜。只要是看过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同学肯定知道这道菜。用泥巴把鸡包起来,架火烧泥巴,泥烧热了鸡也就熟了。它又名富贵鸡,原是乞丐所创造,故称叫花(化)鸡。

2、相传朱元璋带兵打江山时,有一次朱元璋又打了败仗跑了三天三夜,敌人在后面穷追不舍,朱元璋筋疲力尽,饥饿难忍,就在这时看到前方地上有一堆火,火中间还有一堆泥巴,旁边蹲着一位老叫花(化)。

3、朱元璋好奇地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老叫花(化)一看是朱元璋,就忙说:“我在烤鸡献给大王。”朱元璋一听非常惊奇,老叫花(化)把鸡从火中取出,打开泥巴,香味扑鼻。朱元璋边吃边赞不绝口,“非常好吃”。从此以后,朱元璋打仗一帆风顺,当了皇帝。后来朱元璋就封此鸡为“富贵鸡”。

4、乞丐酱驴是我国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之一,起源于长武县,立足于咸阳市。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乞丐酱驴制作技艺也名列榜单,长武乞丐酱驴也被更多的人熟知。

5、相传在民国时期,突发旱灾,无数难民被迫背井离乡,聚集京城沿街乞讨。在京城中有一家餐馆,专卖酱驴肉,老板非常善良,不忍心看到难民们挨饿,便给每个路过他店门口的难民乞丐食物。突然有一天,这条街上突发大火,沿街的店铺无一幸免,唯独李老板的酱驴肉店铺,在灾民乞丐的拼死灭火保护下幸存了下来。李老板非常感动,为了感谢乞丐,特将店名改为了“乞丐酱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