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腐和卤水豆腐区别(卤水豆腐是不是老豆腐)

一、卤水豆腐和老豆腐的区别

1、卤水豆腐和老豆腐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豆腐制品,但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它们的区别。本文将介绍卤水豆腐和老豆腐的不同之处。

2、首先,卤水豆腐和老豆腐的制作工艺不同。卤水豆腐是将豆腐用盐卤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入味后再食用。而老豆腐则是把豆腐放置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发酵,直到豆腐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的霉菌为止。

3、其次,卤水豆腐和老豆腐的口感也不同。卤水豆腐在入味后呈咸香味,口感较为柔软,而且吸收容易,适合用来煮汤或者油炸。老豆腐则相对口感较为醇厚,质地紧实,嚼起来比较有劲,它常常被用来炖汤、红烧、火锅等。

4、最后,卤水豆腐和老豆腐的营养价值也有所区别。卤水豆腐中含有蛋白质、钙、磷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而老豆腐则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素等成分,对心脑血管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5、综上所述,虽然卤水豆腐和老豆腐都是豆腐制品,但它们的制作工艺、口感和营养价值差别较大,我们选择豆腐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

二、盐卤豆腐和老浆豆腐的区别是什么

1、用卤水和石膏一起点的豆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豆腐比较老,因为卤水中的氯化镁溶解度很大,石膏仅仅微溶于水,溶解速度慢,点出来的豆腐比较嫩,所以这样知足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点石膏,再来点卤水,这样就可以保证其豆腐外皮比较老,里面则是嫩的。

2、浓浆豆腐,这个豆腐口感在于两者之间,它的主要配料有水、大豆、食用盐、硫酸钙、以及葡萄糖酸内酯,这个浓浆豆腐,在嫩豆腐的基础上,加入了硫酸钙,这就是我们经常吃到的普通嫩豆腐。

三、水豆腐和老豆腐有什么区别

老豆腐质地更紧密,组织更扎实,颜色发黄,不容易碎,口感更扎实一些,而嫩豆腐则细腻滑嫩,颜色洁白,质地更接近豆花,容易碎,口感上有一种入口即化的柔嫩感。

老豆腐就是北豆腐,又名“卤水豆腐”是用卤水(氯化镁)作为凝固剂的,卤水中的钙镁离子与大豆蛋白相结合发生凝固反应,使豆腐成形。老豆腐在点豆腐成型后,还要用豆腐压豆腐的方法进行压榨,压榨约30分钟,为使豆腐进一步排水,以达到规定的质量,使产品坚挺而有弹性。所以老豆腐硬度较高,质地较粗糙。

而嫩豆腐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南豆腐一种是内酯豆腐。

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剂,因此也叫“石膏豆腐”。石膏的化学成分是硫酸钙,溶解度低,凝固速度比卤水要慢。

内酯豆腐使用一种叫“葡萄糖酸内酯”的东西作为凝固剂,也有商家采用日本名称“绢豆腐”。葡萄糖酸内酯引发的凝固进行得比较慢,所以可以把豆浆进行超高温灭菌,加入葡萄糖酸内酯之后,再装盒密封。这样得到的豆腐,保质期就远比另外两种豆腐要长。

嫩豆腐嫩豆腐在成型后不需要进行压榨。所以嫩豆腐含有较高的水分,口感更细嫩。

相比老豆腐,嫩豆腐的含水量更高,以同样的重量来说,营养成分的含量就是“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尤其是钙,南豆腐跟同样重量的牛奶相当,而北豆腐甚至还要更高一些,而内酯豆腐可以忽略。北豆腐则因为水的渗出损失掉了一些溶于水中的营养成分,但是豆浆中的嘌呤也会随着这些水的渗出而去掉,这对于痛风病人来说是好事。

一般来说,老豆腐适合煎炸闷炖等烹饪方法,老豆腐含水少,孔隙大,最适合用来吸收汤汁的鲜味,也有助于稳定形态,不容易碎。

而嫩豆腐则适合追求口感细嫩的菜谱,比如凉拌豆腐,豆腐羹,蟹黄豆腐等。